拼音: zī wù
注音: ㄗ ㄨˋ
结构: 资(上下结构)物(左右结构)
⒈ 凭借他物。
引《列子·杨朱》:“人者,爪牙不足以供守卫,肌肤不足以自捍御,趋走不足以从利逃害,无毛羽以御寒暑,必将资物以为养,任智而不恃力。”
⒉ 资财物品。
引《后汉书·董卓传》:“卓纵放兵士,突其庐舍,淫略妇女,剽虏资物,谓之‘搜牢’。”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译经下·法显》:“后风火忽起,延及其家,资物皆尽。”
《隋书·艺术传·万宝常》:“宝常贫无子,其妻因其卧疾,遂窃其资物而逃。”
资zī(1)(名)钱财;费用:~财|~本|工~|合~。(2)(动)资助:~助。(3)(动)提供:以~参考。(4)姓。资zī(1)(名)资质:天~。(2)(名)资格:~历|~望。
物读音:wù物wù(1)(名)东西:~品|宝~。(2)(名)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3)(名)内容、实质:言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