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ì kù quán shū
注音: ㄙˋ ㄎㄨˋ ㄑㄨㄢˊ ㄕㄨ
四库全书Sìkù Quánshū
(1) 中国清代编修的大型综合丛书。乾隆38年(1773)开馆编修,乾隆46年(1782)(.好工具)完成。共收书3503种,计79337卷。分经、史、子、集四部,44类。收录了中国历史上最有价值的文化典籍。全书共缮写7部,分藏于北京、承德、沈阳、镇江、扬州、杭州等地。其中文津阁本现存北京图书馆,是七部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
英Si Ku Quan Shu(Complete library in the Four Branches of Literature)书名。清乾隆时敕编之大丛书,历十余年始成。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著录凡一万零二百八十九种,计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九卷。全书共分抄七部,分别存放在宫内、圆明园、承德、沈阳、扬州、镇江、杭州,建文渊、文源、文津、文溯、文汇、文宗、文澜七阁以藏之。咸丰时,文源、文汇、文宗相继被毁,存世者惟文渊、文津、文溯及文澜四部而已。
加上《武英殿聚珍版书》、《四库全书荟要》等,既有原始文献,又有二三次文献,形成一个完整的文献系统。
纪晓岚为编写《四库全书总目》,将从各地搜集到的逾万部书籍,以及宫中秘籍,一一细细审阅,披览无余。
如果不是想起要修《四库全书》,纪晓岚都不打算回来了。
王云五执掌后,业务有所扩大,陆续选印了《万有文库》《汉译世界名著》等,重印了《中国文化史丛书》《百衲本二十四史》《四库全书珍本》等。
他的运气算好了,总校官、副总裁陆费墀因编抄的书“舛谬丛生”,被罚银十数万两,郁闷而死后,家产还被抄没以添办江南三阁的四库全书。
他站在中国古代文化熟落期的制高点上总纂《四库全书》,并以纲纪群籍的识力撰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后世学人开辟了学习典籍的门径。
书画、陶瓷、雕塑、夜明珠、乌木家具,以及装满八架书橱的整套聚珍版《四库全书》等等。
《四库全书目录提要》称钱乙的书为“幼科之鼻祖,后人得其绪论,往往有回生之功”。
其中是不少已经失传的古籍,或者未经乾隆制《四库全书》整理、窜改的孤本。
四库全书,文化典籍;温故知新,学而常思;尊师敬长,入孝出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行有余力,乐助邻里;至诚之道,博厚崇礼;匡扶正义,修身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