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ài cì
注音: ㄗㄞˋ ㄘˋ
结构: 再(独体结构)刺(左右结构)
⒈ 指古代审理刑狱时,向地方官吏征询意见。参见“三刺”。
引《周礼·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赞司寇听狱讼。壹刺曰讯羣臣,再刺曰讯羣吏,三刺曰讯万民。”
郑玄注:“讯而有罪,则杀之。”
孙诒让正义:“再刺曰讯羣吏者,谓乡遂公邑都鄙之吏也。”
再zài(1)(副)基本义:表示又一次(有时专指第二次)。(2)(副)表示更加。(3)(副)表示如果继续怎样:~不走可赶不上车了。(4)(副)表示一个动作发生在另一个动作结束之后:吃完饭~谈|你把材料整理好;~动笔。(5)(副)表示另外有所补充:~则|~不然。(6)(副)再继续;再出现:青春不~|良机难~。
刺读音:cì,cī[ cì ]1. 用有尖的东西插入:刺绣。刺伤。刺杀。
2. 暗杀:刺客。被刺。行刺。
3. 侦探,打听:刺探。
4. 用尖锐的话指出别人的坏处:讽刺。讥刺。
5. 尖锐像针的东西:芒刺。鱼刺。刺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