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hà lì
注音: ㄓㄚˋ ㄌ一ˋ
结构: 诈(左右结构)力(独体结构)
⒈ 欺诈与暴力。
引《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
《晋书·宣帝纪》:“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也。”
宋苏轼《秦始皇帝论》:“至秦有天下, 始皇帝以诈力而并诸侯,自以为智术之有餘,而禹、汤、文、武之不知出此也。”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三》:“及其衰也,仁义去而诈力独存。”
诈zhà(1)(动)欺骗:~骗。(2)(动)假装:~降|~死。(3)(动)用假话试探;使对方吐露真情:你不要拿话~我。
力读音:lì力lì(1)(名)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叫做力。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2)(名)力量;能力:人~|物~|说服~|战斗~。(3)(名)专指体力:大~士|四肢无~。(4)(名)尽力;努力:~争上游|工作不~。(5)(名)(L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