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hēng rú
注音: ㄓㄥ ㄖㄨˊ
结构: 争(上下结构)如(左右结构)
⒈ 怎么比得上。
引前蜀韦庄《夏口行》诗:“双双得伴争如雁?一一归巢却羡鵶。”
《秦併六国平话》卷上:“龙虎未能争社稷,争如两个上将军?”
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争如我盖间茅屋临幽涧,披片麻衣坐法坛?”
⒉ 犹怎奈。
引唐骆浚《题度支杂事典庭中柏树》诗:“争如燕雀偏巢此,却是鸳鸯不得栖。”
宋晏几道《临江仙》词:“争如南陌上,占取一年春。”
⒊ 犹不如。
引宋辛弃疾《婆罗门引》词:“争如不见;才相见、便有别离时。”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譬如往日害相思,争如今夜悬梁自尽,也胜他时憔悴死。”
《三国演义》第十九回:“玄德既知能啖父,争如留取害曹瞒。”
清丁澎《见燕》诗:“相期定似逢寒食,乍见争如説故乡。”
争zhēng(1)本义:(动)争夺;力求得到或达到:(动)争夺;力求得到或达到(2)(动)争执、争论:~吵|~端|~论|~议|~长论短。争zhēng(副)怎么(多见于诗、词、曲):~知|~奈|~忍。
如读音:rú[ rú ]1.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3.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4. 到,往:如厕。
5.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6.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7. 与,和:“公如大夫入”。
8.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10. 表示举例:例如。
11.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12.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