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ì rèn bù huì
近义词: 直认不讳,
讳:隐讳。直截了当地承认,一点也不回避隐瞒
清·无名氏《六部成语·刑部》:“自认不讳。”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65回:“既是岳雷,自认不讳,不必审问。”
直认不讳
自认不讳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查看更多
自zì(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批评|~言~语|~作聪明。(2)(副)自然;当然:~不待言|~当努力|~有公道。自zì(介)从;由:~古|~外|~小|~远而近。
认读音:rèn认rèn(1)(动)认识;分辩:~字|~清是非。(2)(动)跟本来没有关系的人建立某种关系:~老师。(3)(动)表示同意;承认:~可|~输|~错儿。(4)(动)认吃亏(后面要带‘了’):你不用管;这事我~了。
不读音:bù[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讳读音:huì讳huì(1)(动)因有所顾忌而不敢说或不愿说;忌讳:隐~|直言不~。(2)(名)忌讳的事情:犯了他的~了。(3)(名)旧时指死去的帝王或尊长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