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ì chì
注音: ㄗˋ ㄔˋ
结构: 自(独体结构)饬(左右结构)
⒈ 自行整肃、儆戒。
引《旧唐书·裴向传》:“向本以名相子,以学行自飭,谨守其门风。”
宋苏辙《谢太中大夫门下侍郎表》之一:“惟至公,故贵戚近习不戒而自飭。”
《明史·文苑传三·黄佐》:“佐弟子多以行业自飭,而梁有誉、欧大任、黎民表诗名最著云。”
章炳麟《国故论衡·正赍送》:“上自槃盂,下逮几杖,皆有辞以自飭,非以祝寿考也。”
自zì(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批评|~言~语|~作聪明。(2)(副)自然;当然:~不待言|~当努力|~有公道。自zì(介)从;由:~古|~外|~小|~远而近。
饬读音:chì饬chì(1)(动)整顿;治理。(2)(动)〈文〉命令;告诫:~令|~派。 (3)(形)〈文〉谨慎;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