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èng chén fǔ yú
注音: ㄗㄥˋ ㄔㄣˊ ㄈㄨˇ ㄩˊ
词性: 成语
《后汉书•独行传•范冉》:“所止单陋,有时绝粒,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闾里歌之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范冉字史云,桓帝以为莱芜长。后以“甑尘釜鱼”形容家贫断炊已久。
⒈ 范冉字史云,桓帝以为莱芜长。后以“甑尘釜鱼”形容家贫断炊已久。
引《后汉书·独行传·范冉》:“所止单陋,有时絶粒,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
唐刘禹锡《学阮公体》诗之三:“不学腰如磬,徒使甑生尘。”
唐卢纶《送浑炼归觐却赴阙庭》诗:“甑尘方欲合,笼翮或将舒。”
王闿运《<桂阳州志>序》:“史云甑尘,前史所伟。”
甑、釜,皆为炊具。甑尘釜鱼指汉朝范冉家境清苦,久不能烧饭,以致炊器积满尘埃,锅子生蠹鱼。典出《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范冉传》。比喻生活极为清寒困苦。
如:「只要能照著自己的心意过日子,即使甑尘釜鱼,我也心甘情愿。」
甑里积了灰尘,锅里生了蠹鱼。形容穷困断炊已久。也比喻官吏清廉自守。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独行传 范冉》:“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荚芜。”
若如古时范史云,曾官莱芜令,甘自受着甑尘釜鱼。(明 天然智叟《石头点 贪婪汉六院卖风流》)
鱼釜尘甑、甑生尘
甑尘釜鱼联合式;作定语;含贬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