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ì yóu zì zài
注音: ㄗˋ 一ㄡˊ ㄗˋ ㄗㄞˋ
词性: 成语
近义词: 无拘无束,无拘无缚,悠然自得,逍遥自在,安闲自在,悠闲自在,
反义词: 身不由己,
⒈ 亦作“自繇自在”。无拘无束、安闲舒适的样子。
引《坛经·顿渐品》:“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
《元典章·兵部三·站官》:“他每自由自在底行有么道,俺寻思已后,使臣每来的勾当似这般怠慢迟误了去也。”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目前见师父官提了去,正中下怀,好不自繇自在!”
《红楼梦》第七九回:“如今你哥哥回来了,那里比先时自由自在的了!”
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二幕:“母亲在的时候,我不忍出门,如今是自由自在了,我可以一心一意地报答我的知己。”
不受任何拘束,随心所欲,安详悠闲。《西游记.第五回》:「那齐天府下二司仙吏,早晚伏侍,只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无事牵萦,自由自在。」《红楼梦.第七九回》:「我何曾不要来。如今你哥哥回来,那里比得先时自由自在的了。」也作「自繇自在」。
形容没有拘束;十分安闲舒适。
唐 释慧能《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顿浙品第八》:“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
看那些交了卷出去的人真象自由自在的仙人。(叶圣陶《马铃瓜》)
无拘无束、逍遥自在、悠然自得
身不由己
自由自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查看更多
自zì(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批评|~言~语|~作聪明。(2)(副)自然;当然:~不待言|~当努力|~有公道。自zì(介)从;由:~古|~外|~小|~远而近。
由读音:yóu由yóu(1)(名)原由:因~|事~|理~|原~。(2)由于:咎~自取。(3)经过:必~之路。(4)(动)顺从;听从:事不~己|不~自主|俯仰~人|听天~命|言不~衷。(5)(介)归(某人去做):这事~我负责|队长~你担任。(6)(介)表示凭借:~此可知|整体是~部分组成的。(7)(介)表示起点:~表及里|~北京出发。(8)(Yóu)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