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yì quǎn
注音: 一ˋ ㄑㄨㄢˇ
结构: 义(独体结构)犬(独体结构)
⒈ 三国吴时, 襄阳纪南人李信纯醉卧城外草中,适猎者纵火,火顺风且至。其爱犬曰“黑龙”者,于溪中湿身,周回洒李卧处,遂免大难;而犬以往返困乏致毙。 李醒乃悟,为之恸哭。太守闻而悯之,具棺椁衣衾以葬。后纪南有义犬冢,高十余丈。事见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
引前蜀贯休《行路难》诗之四:“古人尺布犹可缝, 潯阳义犬令人忆。”
宋洪迈《容斋随笔·人物以义为名》:“禽畜之贤,则有义犬、义乌、义鹰、义鶻。”
有义行的狗。
如:「这只狗为了救主人而牺牲,真是令人敬佩的义犬!」
义yì(1)(名)正义:道~|大~灭亲|~不容辞。(2)(名)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演|~士。(3)(名)情谊:情~。(4)(名)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弟|~父。(5)(名)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6)(名)姓。义yì(名)意义;意思:字~|本~。
犬读音:quǎn[ quǎn ]1.狗:猎犬。警犬。犬马之劳。犬牙交错。犬子(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儿子)。桀犬吠尧(喻走狗一心为主子效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