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yǒu sǐ wú èr
注音: 一ㄡˇ ㄙˇ ㄨˊ ㄦˋ
词性: 成语
近义词: 忠贞不渝,
⒈ 谓始终如一,至死不变。
引《左传·僖公十五年》:“君子爱其君而知其罪,不惮征缮以待秦命,曰:‘必报德,有死无二。’”
《三国志·魏志·杨阜传》:“阜等率父兄子弟以义相励,有死无二。”
唐白居易《淮南节度使李公家庙碑铭》序:“将戮辱者数四,就幽囚者七旬。诚贯神明,有死无二。”
虽死也无异心。比喻忠诚不渝,至死不变。
表示意志坚定,虽死不变。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五年》:“必报德,有死无二。”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5回:“从一而终,有死无二,这是忠臣节概,有些意气。”
忠贞不渝
有死无二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查看更多
1.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死读音:sǐ死sǐ(1)本义:生命终止。(2)(形)不顾生命;拼死:~战|~拼。(3)(形)表示达到极点:高兴~了|~顽固。(4)(形)不可调和的:~对头|~对手。(5)(形)不活动、固定:~脑筋|时间定~。(6)(动)不能通过:~胡同|堵~。
无读音:wú,mó[ wú ]
1.没有(跟“有”相对):从~到有。~产阶级。有则改之,~则加勉。
2.不:~论。~须。
3.不论:事~大小,都有人负责。
4.同“毋”。
5.姓。
[ mó ]
见【南无】。
二读音:èr二èr(1)(数)数目字:一~。(2)(数)序数;表顺序:第~。(3)(形)次等的:~把刀。(4)(形)两样: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