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wǔ yán lǜ shī
注音: ㄨˇ 一ㄢˊ ㄌㄩˋ ㄕ
诗体之一。形成于唐初。每句五字,每首八句,双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用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转韵。每句平仄有一定的格式。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⒈ 诗体之一。形成于唐初。每句五字,每首八句,双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用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转韵。每句平仄有一定的格式。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引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律诗难於古诗……七言律诗难于五言律诗。”
亦省称“五言律”、“五律”。 宋严羽《沧浪诗话·考证》:“又有五言律三首……亦非太白之作。”
《红楼梦》第四八回:“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
清赵翼《陔馀丛考·五七律排》:“沉约《八咏诗》……已全是五律。”
毛泽东《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我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
五wǔ(1)(数)四加一后所得。(2)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参看〔工尺〕。
言读音:yán言yán(1)(名)话:~语|语~|格~。(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4)姓。
律读音:lǜ律lǜ(1)(名)法律;规则:定~|规~|纪~。(2)(名)我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乐音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3)(名)旧诗的一种体裁:五~|七~。(4)(动)〈书〉约束:~己甚严。(5)(Lǜ)姓。
诗读音:shī诗shī(名)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抄|~词|~风|~集|~句|~剧|~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