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wú míng zū
注音: ㄨˊ ㄇ一ㄥˊ ㄗㄨ
结构: 无(独体结构)名(上下结构)租(左右结构)
⒈ 指五代王审知据闽时滥收的租税。
引宋欧阳修《资政殿学士简肃薛公墓志铭》:“﹝薛公﹞丁太夫人忧,服除,用荐者拜大理寺丞知兴化军莆田县,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 莆田人至今以为德。”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欧阳文忠公文下》:“‘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 王审知据闽时无名租也。”
[ wú ]
1.没有(跟“有”相对):从~到有。~产阶级。有则改之,~则加勉。
2.不:~论。~须。
3.不论:事~大小,都有人负责。
4.同“毋”。
5.姓。
[ mó ]
见【南无】。
名读音:míng[ míng ]1.人或事物的称谓: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2.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3.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4.叫出,说出:不可名状。
5.声誉: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
6.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名人。名士。名师。名将(jiàn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
7.占有:不名一文。
8.量词,用于人:三名工人。
租读音:zū租zū(1)(动)租用:~户|~价|~用|~约。(2)(动)出租:~了几本。(3)(名)出租所收取的金钱或实物:~金|~米|~钱。(4)(名)旧指田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