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òng gǎi qián fēi
注音: ㄊㄨㄥˋ ㄍㄞˇ ㄑ一ㄢˊ ㄈㄟ
词性: 成语
近义词: 吞刀刮肠,放下屠刀,弃暗投明,悔过自新,洗心革面,改邪归正,知错即改,改过自新,
反义词: 积重难返,积习难改,怙恶不悛,不思悔改,铸成大错,死不改悔,
痛改前非tònggǎi-qiánfēi
(1) 极力改正过去的错误
英repent past mistakes;sincerely mend one's ways;determine to turn over a new leaf;reform earnestly one's misdeeds⒈ 彻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错误。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上官翁道:‘你痛改前非,我把这所房子与你夫妻两个住下。’”
清林则徐《晓谕粤省士商军民人等速戒鸦片告示稿》:“凡从前误食鸦片者,速即力求断癮,痛改前非。”
《十月》1981年第1期:“我痛心疾首,认为只有痛改前非……才能报答党和毛主席的关怀。”
澈底改正以往的过错。《大宋宣和遗事.亨集》:「陛下倘信微臣之言,痛改前非,则如宣王因庭燎之箴而勤政,汉武帝悔轮台之失而罢兵,宗社之幸也。」《镜花缘.第一四回》:「色随心变,只要痛改前非,一心向善,云的颜色也就随心变换。」也作「痛涤前非」。
彻底改正以前的错误。痛:彻底、深切地;不能解作“痛苦”。非:错误。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你痛改前非,我把这所房子与你夫妻两个住下。”
在政策的感召下,他决心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悔过自新、改过自新、改邪归正、弃暗投明、洗心革面、放下屠刀、吞刀刮肠
不思悔改、死不改悔、积重难返、积习难改、铸成大错、怙恶不悛、屡教不改
痛改前非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查看更多
痛tòng(1)(形)悲伤:~心。(2)(形)尽情地;深切地;彻底的:~快。(3)(形)疼痛。
改读音:gǎi改gǎi(1)(动)本义:改变:几年之间;家乡完全~了样子了。修改:改变(2)(动)本义:改变:几年之间;家乡完全~了样子了。改正:改变(3)(动)本义:改变:改变
前读音:qián前qián(1)(名)空间或位置在正面的:~门|村~村后。(2)(名)往前走:勇往直~|畏缩不~|停滞不~|一往无~。(3)(名)次序靠近头里的:~排|~三名|~者。(4)(名)过去的;较早的:~天|从~|~功尽弃|~所未有|~无古人;后无来者。(5)(名)从前的(指现在改变了名称的机构等):~政务院。(6)(名)指某事物产生之前:~科学(科学产生之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产生之前)。(7)(名)未来的(用于展望):~程|~景|往~看;不要往后看。
非读音:fēi非fēi(1)(名)错误;不对:明辨是~。(2)(副)不合于:~法。(3)(动)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难。(4)(副)不是:~卖品。(5)(副)表示否定;跟“不”呼应;表示双重否定;意思是一定要这样:~下苦功不可。(6)(副)必须;偏偏;不行:~他莫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