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hū qì
注音: ㄕㄨ ㄑ一ˋ
结构: 疏(左右结构)弃(上下结构)
近义词: 抛荒,荒疏,荒芜,芜秽,荒废,
⒈ 疏远嫌弃。
引晋葛洪《神仙传·赵瞿》:“无状多罪,婴此恶疾,已见疏弃。”
南朝宋颜延之《庭诰》:“岂但交友疏弃,必有家人誚让。”
隋卢思道《为隋檄陈文》:“疏弃良士,狎近小人。”
明方孝孺《复郑好义书》之二:“今不特不加以怒而引咎,不惟不忍疏弃而又归德焉,此其越於众人也远矣。”
疏shū(1)本义:(动)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动)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2)(形)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林|~星。(3)(形)关系远;不亲近;不熟悉:~远|生~。(4)(动)疏忽:~于防范。(5)(形)空虚:志大才~。(6)(动)分散;使从密变稀:~散。(7)姓。(8)(名)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9)(名)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
弃读音:qì弃qì(动)放弃;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