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ī tiān jiàn
注音: ㄙ ㄊ一ㄢ ㄐ一ㄢˋ
结构: 司(半包围结构)天(独体结构)监(上下结构)
⒈ 职官名。司天台的主管官员。 唐时始置。见《新唐书·百官志二》。
引《水浒传》第九二回:“使臣进城,宣读令旨,説近来司天监夜观天象,有罡星入犯晋地分野,务宜坚守城池,不得有误。”
⒉ 官署名。
引宋沉括《梦溪笔谈·象数二》:“国朝置天文院於禁中,设漏刻、观天臺、铜浑仪,皆如司天监,与司天监互相检察。”
司sī(1)本义:主管。(2)(动)主持、操作。(3)(名)一级机关内一部门。(4)姓。
天读音:tiān天tiān(1)(名)头顶。(2)(名)天空:~边。(3)(名)顶部的;凌空架设的:~窗。(4)(名)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5)(名)一天的某一段时间:天不早啦。(6)(名)季节:春~|三伏~。(7)(名)天气:阴~。(8)(名)天然的;天生的:~资|~才。(9)(名)自然界:~灾。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造物者:~意。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堂|归~。
监读音:jiān,jiàn[ jiàn ]1. 古代官名或官府名:太监(宦官,阄人)。国子监。钦天监(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府)。监生(在国子监肄业者,亦可用钱捐得)。
2. 古同“鉴”,镜。
3. 古同“鉴”,借鉴,参考。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