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ī fǎ
注音: ㄙ ㄈㄚˇ
词性: 形容词
结构: 司(半包围结构)法(左右结构)
近义词: 法令,公法,法律,执法,国法,
反义词: 混乱,犯法,枉法,
司法sīfǎ
(1)见“执法”
英judicial administration⒈ 官名。两汉有决曹、贼曹掾,主刑法。历代皆有。 唐制在府曰法曹参军,在州曰司法参军。 宋沿唐制,诸州置司法参军。 元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七》。
⒉ 星官名。 清恽敬《文昌宫碑阴录》:“《晋书·天文志》‘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天之六府也。四曰司禄、司中、司隶赏功进。’与《天官书》‘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不同。
引《星经》又曰‘六曰司法’。”
⒊ 现指检察机关或法院依照法律对民事、刑事案件进行侦察、审判。
职官名。掌理刑法。唐代于府置法曹参军,州置司法参军,县置司法,宋沿置。元代 始废。
司sī(1)本义:主管。(2)(动)主持、操作。(3)(名)一级机关内一部门。(4)姓。
法读音:fǎ法fǎ(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2)(名)方法、方式:写~。(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5)姓。(6)(动)效法:~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