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ān cáo duì àn
注音: ㄙㄢ ㄘㄠˊ ㄉㄨㄟˋ ㄢˋ
词性: 成语
近义词: 三头对案,当面对质
审案时,原告、被告与证人三方同时到场,进行对质。
指审问对质。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1回:“第一殿秦广大王即差鬼使催请陛下,要三曹对案。”
艾煊《大江风雷》第四部:“那我要把孙连超叫来跟你三曹对案哩。”
当面对质
三曹对案作谓语、宾语;指审问案件当场对质。
查看更多
三sān(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曹读音:cáo曹cáo(1)(名)〈书〉辈:吾~|尔~。(2)(名)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3)(名)周朝国名;在今山东西部。(4)(名)姓。
对读音:duì对duì(1)(名)对子:喜~。(2)(动)回答:~答如流。(3)(动)向着、朝着:枪口~着敌人。(4)(动)对待:~事不~人。(5)(动)使两个东西配合或接触:~个火儿。(6)(动)照着样检查:校~。(7)(动)调整使合于一定标准:~时间。(8)(动)搀和(多指液体):汤里~点水。(9)(动)平均分成两份:~半儿。(10)(形)对面的;敌对的:~手。(11)(形)正确、正常、适合:这话很~。(12)(量)双:一~杯子。(13)(介)朝、向;用法跟“对于”差不多:~困难不能屈服。
案读音:àn案àn(1)(名)(~子)狭长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板|~秤。(2)(名)(~子)案件:~子。(3)(名)案卷;记录:~卷|病~|档~。(4)(名)提出计划、办法或其他建议的文件:方~|提~。(5)(名)同“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