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rì yuè qí
注音: ㄖˋ ㄩㄝˋ ㄑ一ˊ
结构: 日(独体结构)月(独体结构)旗(左右结构)
⒈ 古代帝王仪仗中绘有日月图象的旗。
引《穆天子传》卷六:“日月之旗,七星之文。”
郭璞注:“言旗上画日月及北斗星也。”
唐戎昱《辰州闻大驾还宫》诗:“自惭出守辰州畔,不得亲随日月旗。”
日rì(1)(名)太阳:~出|~落。(2)(名)指日本:~圆|~语。(3)(名)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班|~~夜夜。(4)(名)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天:今~|改~再见。(5)(名)每天;一天一天地:~记|~新月异。(6)(名)泛指一段时间:往~|来~。(7)(名)特指某一天:生~|国庆~。
月读音:yuè月yuè(1)(名)月球;月亮。(2)(名)计时的单位;一年分为十二个月。(3)(形)每月的:~刊|~产量。(4)(形)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旗读音:qí旗qí(1)(名)旗子:国~|红~|挂~。(2)(名)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后泛指属于满族的:~人|~袍。(3)(名)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