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qín hǔ ná jiāo
注音: ㄑ一ㄣˊ ㄏㄨˇ ㄋㄚˊ ㄐ一ㄠ
词性: 成语
近义词: 擒龙缚虎,
捉拿猛虎和蛟龙。比喻制服强敌。
蛟:传说中能发洪水的龙。擒住老虎捉拿蛟龙。比喻降伏强敌,本领高强
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准备擒虎拿蛟计,银山铁壁撞将来。”
降龙伏虎、擒龙缚虎
擒虎拿蛟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的本事。
查看更多
擒qín(动)捉拿:~拿|~贼先~王。
虎读音:hǔ虎hǔ(1)(名)哺乳动物;毛黄色;有黑色的斑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夜间出来捕食鸟兽;有时伤害人。毛皮可以做毯子和椅垫;骨、血和内脏都可以制药。通称老虎。(2)(形)比喻勇猛威武:~将|~~有生气。(3)(动)〈方〉露出凶相:~起脸。(4)(Hǔ)姓。(5)同‘唬’。虎hù(名)〔虎不拉〕(hù·bu lǎ)〈方〉即伯劳;鸟名;尾巴长;吃昆虫和小鸟。
拿读音:ná拿ná(1)本义:(动)用手或其他方式抓住、搬(东西):(动)用手或其他方式抓住、搬(东西)(2)(动)用强力取;捉:~住三个匪徒。(3)(动)掌握:~权|~事|~得稳。(4)(动)刁难;要挟:这事谁都能做;你~不住人。(5)(动)强烈的作用使物体变坏。(6)(介)引进所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意思跟“用”相同:~尺量|~布擦。(7)(介)引进所处置的对象:别~我开玩笑。
蛟读音:jiāo蛟jiāo(名)蛟龙;古代传说中所说兴风作浪、能发洪水的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