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nóng shí
注音: ㄋㄨㄥˊ ㄕˊ
词性: 名词
结构: 农(独体结构)时(左右结构)
农时nóngshí
(1) 在农业生.产中,每种农作物都有一定的农耕季节和一定的耕作时间
英farming season⒈ 适宜于从事耕种、收获的时节。
引《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穀不可胜食也。”
《汉书·东方朔传》:“故务苑囿之大,不恤农时,非所以彊国富人也。”
宋梅尧臣《永城杜寺丞大年暮春白杏花》诗:“殷勤胜菖叶,重叠为农时。”
太平天囯洪仁玕《英杰归真》:“海隅苍生咸奉正朔,将见农时以正,四序调匀,天行不息,悠久无疆。”
适合从事农作物耕种、收获等农务的时节。
在农村工作,各级领导安排各项活动时,都要注意不违农时,俗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不违农时,减少误工,也十分重要。
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
孟子说,不违农时,粮食就吃不完。
为了不违农时,部队官兵利用假日帮助我们抢种玉米。
农家因地制宜,不违农时。
开始注意选择籽种,防治虫病,实行畦种法,播种疏密得宜,便于通风排,涝,善于培根、除草、间苗和掌握农时季节。
早稻抢日,晚稻抢时,农人为不误农时,男人掉脫一层皮,女人黑一双脸。
种庄稼要不务农时,教育孩子要适时早教,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草很早受到重视,但到战国时代因农具改良而效率提高,并且把中耕除草的勤做多次和做得细致周到,提到很重要的地位,此外,还强调不违农时和因地制宜,也注意到选用良种和防治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