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nào hōng hōng
注音: ㄋㄠˋ ㄏㄨㄥ ㄏㄨㄥ
结构: 闹(半包围结构)轰(上下结构)
⒈ 喧闹貌。
引唐姚合《恶神行雨》诗:“哮吼忽雷声揭石,满天啾唧闹轰轰。”
《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酒肴儘多,何不把些赏厨下男女?也教他闹轰轰,像箇节夜。”
明梁辰鱼《浣纱记·打围》:“闹轰轰翻江搅海,翻江搅海。”
闹nào(1)(动)吵;扰乱:又哭又~。(2)(动)发泄(感情):~情绪|~脾气。(3)(动)害病(发生灾害或不好的事):~眼睛|~水灾|~矛盾|~笑话。(4)(动)干;弄;搞:~革命|~生产|~清楚。(5)(动)基本义:喧哗; 不安静:喧哗; 不安静
轰读音:hōng轰hōng(1)象声词:突然~的一声;震得山鸣谷应。(2)(动)(雷)鸣;(炮)击;(火药)爆炸:~炸|~击|雷~电闪。(3)(动)赶;驱逐:~麻雀|他摇着鞭子~牲口|把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