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mù zhì
注音: ㄇㄨˋ ㄓˋ
结构: 墓(上下结构)志(上下结构)
墓志mùzhì
(1) 放在墓里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分上下两层,上层曰盖,下层(.好工具)曰底,底刻志铭,盖刻标题
英inscription on the memorial tablet within a tomb⒈ 放在墓里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分上下两层:上层曰盖,下层曰底,底刻志铭,盖刻标题。亦指墓志上的文字。
引《新唐书·李栖筠传》:“栖筠见帝猗违不断,亦内忧愤,卒,年五十八,自为墓誌。”
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墓碑、墓碣、墓表、墓志、墓记、埋铭》:“墓誌,则直述世系、岁月、名字、爵里,用防陵谷迁改。埋铭、墓记,则墓誌异名。”
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中三》:“字亦作誌,则墓誌用之,墓誌或文或笔,体不一定。”
埋在墓中的石刻文字,内容记述死者的生平,通常采散文形式。
专家介绍,为防止墓志文字年久损坏,在墓志上加志盖,两者合盖,称为“合”。
安阳地区出土的间伯异墓志,以珍贵的民族历史文物透露出北朝晚期拓跋王朝与柔然民族结缘通好、相互孽乳的历史动态。
希望死后的墓志铭可以有底气刻上:一生努力,一生被爱,想要的都拥有,得不到的都释怀。
昨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上官婉儿墓志透露出她的墓是太平公主出资修建的。
穆员给裴济写的墓志,“卒于京师静安坊之旅舍”。
总有一群隐身的友如死人一般躺在你的列表里面,时不时更改着他们的墓志铭。
他站在青春梦葬身墓碣旁,凝视那覆盖墓志铭文的一层厚厚青苔,心境一时难以喻拟。
例如,部分冠以“大周”的墓志则让人们形象地领略到武则天所造的字在实际书写中的应用。
梁任公书北朝墓志,有飘飘欲仙之感;于大胡子书魏体,厚重而儒雅。
这批展出墓志拓本,部分是民国收藏家于右任,李根源,关百益,郭玉堂先生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