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jūn wèi
注音: ㄐㄨㄣ ㄨㄟˋ
结构: 君(上下结构)位(左右结构)
⒈ 国君之位;帝位。
引《晋书·天文志上》:“南二星,君位。”
清龙启瑞《鲁隐公论》:“使隐(隐公 )偃然居君位而不疑,国人亦必无有讥其为篡。”
年少的赵武灵王初涉君位就经受住了如此严峻的考验。
历史上著名的逊让君位的伯夷、叔齐,其故里就在此地。
宋襄公在平定齐国君位之乱后,野心迅速膨胀起来。
桧不避斧钺之诛,言两朝之利害,顾复嗣君位,以安四方,非特大宋蒙福,亦大金万世利也。
一般诸侯国国君的嫡长子继承父位当国君;庶子无权继承君位,必须分出去自立一家,且不能袭用父亲的姓氏,必须另外取姓。
李自成钧鉴,吾心已决,禅让君位,托付国事,唯望平辽爱民,不负所托!朱由检。
她毫不犹豫的披上戎装,赶赴战场,只为守护他的君位。
临终时,高升泰命儿子高泰明还君位于段氏,并嘱后人切勿效尤。
晋武公没办法,只得把君位传给次子诡诸,是为晋献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