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查字典 / 笔画查询 / 词语大全 / 词语组词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箕山之志,箕山之志的意思|箕山之志的读音

《 箕山之志 》,箕山之志的意思|箕山之志的读音


《箕山之志》,箕山之志的意思|箕山之志的读音


【 jī shān zhī zhì 】  J开头的词语


拼音: jī shān zhī zhì

注音: ㄐ一 ㄕㄢ ㄓ ㄓˋ

词性: 成语

近义词: 箕山之节,


《箕山之志》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吕氏春秋.求人》:'昔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曰:'……请属天下于夫子。'许由辞曰:'为天下之不治与?而既已治矣。自为与?啁噍巢于林﹐不过一枝;偃鼠饮于河﹐不过满腹。归已君乎!恶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颍水之阳﹐耕而食﹐终身无经天下之色。'后因'箕山之志'谓隐居不仕的节操。

引证解释:

⒈ 见“箕山之节”。

国语词典:

相传尧欲将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受而避居箕山。故后以箕山之志指隐居避世,不慕虚荣的高尚志节。《文选.曹丕.与吴质书》:「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惔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也作「箕山之节」。

成语解释

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也。”

文帝问曰:‘闻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秀曰:‘以为巢许狷介之士,未达尧心,岂足多慕。’帝甚悦。《晋书 向秀传》

箕山之节、箕山之操

箕山之志作宾语;用于人的节操。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箕山之志

箕山之志,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箕山之志》的字义分解

读音:jī

箕jī(1)(名)簸箕。(2)(名)簸箕形的指纹:斗~。(3)(名)二十八宿之一。(4)(名)(Jī)姓。

读音:shān

山shān(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3)(名)蚕蔟:蚕上~了。(4)(名)指山墙:房~。(5)(名)姓。

读音:zhī[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zhì

志zhì(1)(名)志向;志愿:~同道合。(2)(名)姓。志zhì(动)〈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称~~。志zhì(1)(动)记:~喜|~哀。(2)(名)文字记录:杂~。(3)(名)记号:标~。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箕山之志的J,您还可以浏览 查字典 / 笔画查询 / 词语大全 / 词语组词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