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jǔ qí bù dìng
注音: ㄐㄨˇ ㄑ一ˊ ㄅㄨˋ ㄉ一ㄥˋ
词性: 成语
近义词: 首鼠两端,当断不断,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犹豫不定,当机不断迟疑不决,游移不定,
反义词: 破釜沉舟,毫不动摇,坚韧不拔,斩钉截铁,当机立断,孤注一掷,破釜焚舟,坚忍不拔,死心塌地,
举棋不定jǔqí-bùdìng
(1) 手(.好工具)举棋子,断定不了往哪儿走。比喻遇事无主见,决断能力差
英hesitate about(or over)what move to make⒈ 着棋下子犹豫不决。
引《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⒉ 喻临事无决断。
引《新唐书·郁林王恪传》:“晋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且举棋不定则败,况储位乎?”
本指拿著棋子,不能决定下一步怎样下。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后比喻做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唐.刘肃《大唐新语.卷一二.酷忍》:「晋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也。且举棋不定,前哲所戒,储位至重,岂宜数易?」
举:拿起;拿着。拿着棋子不知道该怎么下。比喻临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对于“逃匿”震南村中,拒不从命的小小的胡杏,他们却是举棋不定。(欧阳山《苦斗》七十八)
犹豫不决、优柔寡断
斩钉截铁、当机立断
举棋不定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查看更多
举jǔ(1)(动)往上托;往上伸:~重|~手|高~着红旗。(2)(动)举动:义~|壮~|一~一动|一~两得。(3)(动)兴起:义~|~兵|~火。(4)(动)〈书〉生(孩子):~一男。(5)(动)推选;选举:推~代表|公~他做学习组长。(6)(名)举人的简称:中~|武~。(7)(动)提出:~例。(8)(副)〈书〉全:~座(所有在座的人)|~国欢腾|~世闻名。
棋读音:qí棋qí(名)文娱项目的一类;如象棋、围棋等:~局|~迷|~盘|~谱|~子。
不读音:bù[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定读音:dìng定dìng(1)基本义:(形)平静、稳定:心神不~。(2)(动)决定;使确定:~计划。(3)(动)约定:~单。(4)(形)已经确定的、不改变的:~下来。(5)(形)规定的:~规。(6)(副)必定;一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