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jūn rǔ chén sǐ
注音: ㄐㄨㄣ ㄖㄨˇ ㄔㄣˊ ㄙˇ
词性: 成语
封建礼教认为,帝王遭受耻辱,臣僚应当死节。
《国语·越语下》:“臣闻之,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
“君辱臣死”,吾被李傕所杀,乃分也!(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
主辱臣死
君辱臣死作宾语、定语;指旧礼教规定。
查看更多
君jūn(1)(名)君主:国~。(2)(名)〈书〉对人的尊称:张~|诸~。
辱读音:rǔ辱rǔ(1)(名)耻辱:羞~|屈~。(2)(动)使受耻辱;侮辱:~骂|丧权~国。(3)(动)玷辱:~没|~命。(4)〈书〉谦辞;表示承蒙:~临|~承指教。
臣读音:chén臣chén(1)(名)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百姓:君~。(2)(名)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
死读音:sǐ死sǐ(1)本义:生命终止。(2)(形)不顾生命;拼死:~战|~拼。(3)(形)表示达到极点:高兴~了|~顽固。(4)(形)不可调和的:~对头|~对手。(5)(形)不活动、固定:~脑筋|时间定~。(6)(动)不能通过:~胡同|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