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hū ěr
注音: ㄏㄨ ㄦˇ
结构: 忽(上下结构)尔(上下结构)
⒈ 忽然;突然。
引三国魏郭遐叔《赠嵇康》诗之一:“欢接无厌,如川赴谷。如何忽尔,将适他俗。”
唐刘禹锡《早夏郡中书事》诗:“高帘覆朱阁,忽尔闻调笙。”
宋吴淑《江淮异人录·杭州野翁》:“见翁嫗二人对饮于野中,其翁忽尔乘云而上。”
⒉ 假使;倘或。
引《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吾死之后,愿弟得存。忽尔天地开通,为父讐寃杀楚。”
《敦煌变文集·孟姜女变文》:“黄天忽尔逆人情,贱妾同向长城死。”
蒋礼鸿通释:“忽尔,假使,倘或。”
忽hū(1)(副)不注意:~略|~视|疏~。(2)(副)忽而:天气~冷~热|油灯被风吹得~明~暗。(3)(量)(某些计量单位的)十万分之一:~米。(4)(量)计量单位名称。ɑ)长度;十忽等于一丝。b)重量;十忽等于一丝。
尔读音:ěr尔ěr(1)(代)你。(2)(代)如此;这样:果~。(3)(代)那、这:~曰。(4)(助)表示情态的词尾: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