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gǔ cí
注音: ㄍㄨˇ ㄘˊ
结构: 瞽(上下结构)词(左右结构)
⒈ 一种民间曲艺形式。演唱者多盲人,故称。参见“盲词”。
引明刘若愚《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司礼监刷印《九九消寒诗图》,每九诗四句,自‘一九初寒纔是冬’起,至‘日月星辰不住忙’止,皆瞽词俚语之类,非词臣应制所作。”
瞽gǔ(1)〈书〉(2)瞎眼。(3)没有识别的。(4)古代乐师。
词读音:cí词cí(1)(名)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能自由运用的单位:~语。(2)(名)说话或诗歌、戏剧、文章中的语句:歌~。(3)(名)一种长短句押韵的诗体;由五、七言诗和民歌发展而成。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