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ǐ zhù zhōng liú
注音: ㄉ一ˇ ㄓㄨˋ ㄓㄨㄥ ㄌ一ㄡˊ
词性: 成语
近义词: 擎天一柱,擎天柱石中流砥柱,坚定不移,力挽狂澜,坚如磐石,砥柱中流,
反义词: 独木难支,
砥柱中流dǐzhù-zhōngliú
(1) 像砥柱山(在三门峡)那样屹立在黄河激流中。比喻起支柱作用的中坚人物或力量
例砥柱中流障怒涛,折冲千里独贤券。——元·侯克中《艮斋诗集》英play an indispensable role(2) 亦作“中流砥柱”
⒈ 砥柱山屹立在黄河急流之中。比喻能负重任,支危局。参见“砥柱”。
引元侯克中《题韩蕲王世忠卷后》诗:“砥柱中流障怒涛,折衝千里独贤劳。”
明无名氏《鸣凤记·驿里相逢》:“我砥柱中流,偏喜雪中送炭。”
清湘灵子《轩亭冤·惊梦》:“不能够砥柱中流,怕他年故国含羞。”
李大钊《青春》:“青年乎!其以中立不倚之精神,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
砥柱屹立于黄河的三门峡激流之中。语本《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比喻能够坚强的支撑起危局的人和力量。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三四出》:「砥柱中流,不避延陵剑。」也作「中流砥柱」。
砥柱:山名;在河南境内三门峡、黄河中;形如柱石;立在急流当中;故名;中流:河流中央。比喻能在艰难环境中起支柱作用。砥柱屹立在急流中央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炎黄子孙中的优秀分子,每当国家处于危难时,总是挺身而出,砥柱中流,力挽狂澜。
中流砥柱、坚定不移、力挽狂澜、坚如磐石、擎天柱石、砥柱中流
独木难支
砥柱中流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查看更多
砥dǐ(名)〈书〉细的磨刀石。
柱读音:zhù柱zhù(1)(名)柱子:支~。(2)(名)像柱子的东西:水~|冰~。
中读音:zhōng,zhòng[ zhō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中看。
流读音:liú流liú(1)本义:(动)水流动。(动)液体移动;流动:(动)水流动。(动)液体移动;流动(2)本义:(动)水流动。(动)移动不定:(动)水流动。(动)移动不定(3)本义:(动)水流动。(动)流传;传播:(动)水流动。(动)流传;传播(4)本义:(动)水流动。(动)向坏的方面转变:(动)水流动。(动)向坏的方面转变(5)本义:(动)水流动。(动)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辽远地区去:(动)水流动。(动)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辽远地区去(6)本义:(动)水流动。(名)指江河的流水:(动)水流动。(名)指江河的流水(7)本义:(动)水流动。(名)像水流的东西:(动)水流动。(名)像水流的东西(8)本义:(动)水流动。(名)品类;等级:(动)水流动。(名)品类;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