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ěng xián
注音: ㄉㄥˇ ㄒ一ㄢˊ
词性: 形容词
结构: 等(上下结构)闲(半包围结构)
近义词: 平凡,平庸,
反义词: 不凡,超卓,出众,非凡,
等闲děngxián
(1) 轻易;随便
例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英(treat) lightly;random;careless(2) 寻常,平常
例烈火焚烧若等闲。——明·于谦《石灰吟》英ordinary(3) 又如:
(4) 无端;平白地
例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宋·岳飞《满江红》例等闲平地起波澜英for no reason⒈ 亦作“等閒”。
⒉ 寻常;平常。
引唐贾岛《古意》诗:“志士终夜心,良马白日足,俱为不等閒,谁是知音目。”
元邓玉宾《粉蝶儿》套曲:“翠巖前,青松下,把箇茅庵儿围抱,除了猿鹤,等閒间世无人到。”
《好逑传》第一回:“他人虽生得秀美,性子就似生铁一般,十分执拗,又有几分膂力,动不动就要使气动粗,等闲也不轻易见他言笑。”
毛泽东《长征》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⒊ 轻易;随便。
引唐白居易《新昌新居》诗:“等閒栽树木,随分占风烟。”
宋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鱼水似夫妻正美满,被功名等闲离拆。”
何香凝《孙中山与廖仲恺》:“上海是帝国主义的堡垒, 武汉更是吴佩孚的地盘,等闲取不得。”
⒋ 无端;平白。见“等闲”。
引唐刘禹锡《竹枝词》:“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宋欧阳修《南歌子》词:“等閒妨了绣功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元邵亨贞《蝶恋花》词:“忽见呢喃华屋底,等閒牵动离人泪。”
平常、无足轻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