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cí míng wú shuāng
注音: ㄘˊ ㄇ一ㄥˊ ㄨˊ ㄕㄨㄤ
词性: 成语
⒈ 《后汉书·荀爽传》:“爽字慈明,一名諝。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太尉杜乔见而称之,曰:‘可为人师。’ 爽遂耽思经书,庆弔不行,徵命不应。
引潁川为之语曰:‘ 荀氏八龙, 慈明无双。’”
后因以“慈明无双”赞扬兄弟或平辈中之最负声望者。 清孙枝蔚《赠汪舟次诗》序:“余与汪子交盖有年,信白岳之畸人,青云之快士也,幼而好学, 慈明无双。”
赞扬兄弟或平辈中之最负声望者。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荀爽传》:“爽字慈明,一名谞。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颍川为之语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清·孙枝蔚《赠汪舟次诗》序:“青云之快士也,幼而好学,慈明无双。”
慈明无双补充式;作谓语、补语、定语;含褒义,用于表扬人。
查看更多
慈cí(1)(形)和善慈爱:对敌人绝不能讲仁~。(2)(名)指母亲:家~。(3)姓。
明读音:míng[ míng ]1.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3.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4. 公开,不隐蔽:明说。明讲。明处。
5. 能够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6. 睿智:英明。贤明。明君。
7. 视觉,眼力:失明。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专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10. 中国朝代名:明代。
11. 姓。
无读音:wú,mó[ wú ]
1.没有(跟“有”相对):从~到有。~产阶级。有则改之,~则加勉。
2.不:~论。~须。
3.不论:事~大小,都有人负责。
4.同“毋”。
5.姓。
[ mó ]
见【南无】。
双读音:shuāng双shuāng(1)本义:(形)一对;两个(多为对称的;跟“单”相对):(形)一对;两个(多为对称的;跟“单”相对)(2)(名)用于成对的东西:买~袜子。(3)(形)偶数的(跟“单”相对):~号。(4)(形)加倍的:~料|~份。(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