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chuí xiōng dùn zú
注音: ㄔㄨㄟˊ ㄒㄩㄥ ㄉㄨㄣˋ ㄗㄨˊ
词性: 成语
近义词: 椎心泣血,呼天抢地,痛心疾首,槌胸蹋地,
反义词: 眉开眼笑,手舞足蹈,欢天喜地,
捶(好工具.)胸顿足chuíxiōng-dùnzú
(1) 形容极为悲伤或悔恨的样子
英beat the breast and stamp the feet (in deep sorrow or anger)⒈ 见“捶胸跌脚”。
捶打胸膛,以脚跺地。形容极为悲愤或悔恨。《英烈传.第三七回》:「太祖捶胸顿足,叫说:『可惜!六员虎将将陷于汉贼阵中。』」也作「捶胸跌脚」。
捶:敲打;顿:跺。两拳捶打胸部;两脚跺着地。形容焦急、痛楚、悔恨的神态。
明 李开先《闲居集 昆仑张诗人传》:“有告之者,殊不之信也;已而知其实然,捶胸顿足,若不欲生。”
孔明说罢,触动玄德衷肠,真个捶胸顿足,放声大哭。(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
呼天抢地、痛心疾首、椎心泣血
眉开眼笑
捶胸顿足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焦急、悲伤、无可奈何的。
查看更多
捶chuí(动)敲打:~背|~门。
胸读音:xiōng胸xiōng(1)(名)躯干的一部分;胸膛:~部|~骨|~口|~膜|~脯|~鳍|~腔|~墙|~膛|~围|~章。(2)(名)指心里(跟思想、见识、气量等有关):心~|成竹在~。
顿读音:dùn,dú[ dùn ]1.稍停:他~了一下,又接着往下说。
2.书法上指用力使笔着纸而暂不移动:一横的两头都要~一~。
3.(头)叩地;(脚)跺地:~首。~足。
4.处理;安置:整~。安~。
5.立刻;忽然:~然。~悟。~生邪念。
6.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一天三~饭。被他说了一~。
7.姓。
8.疲乏:困~。劳~。
足读音:zú足zú(1)(名)脚;腿:~迹|~球|画蛇添~。(2)(名)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部分:鼎~。足zú(1)(形)充足;足够:~额|~金|~数|~月|富~|丰衣~食。(2)(副)够得上某种数量或程度:菜~有十斤。(3)(副)足以(多用于否定式):不~为凭|微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