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chǔ rùn ér yǔ
注音: ㄔㄨˇ ㄖㄨㄣˋ ㄦˊ ㄩˇ
词性: 成语
近义词: 月晕而风,
⒈ 参阅清李绂《穆堂初稿》卷四五《书〈辨奸论〉后二则》。参阅清李绂《穆堂初稿》卷四五《书〈辨奸论〉后二则》。
引柱下石湿润,预示天将下雨。比喻从小地方可观察出大道理,或从事物的变化迹象可以预测到事物的发展。语出宋邵伯温伪托苏洵所作《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础石为水气所湿润,是将要下雨的预兆。比喻从微小的迹象中,就能知道事物的真象及发展。
柱子的基石润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宋 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宋·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月晕而风
础润而雨连动式;作谓语;比喻从小事预测未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