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cè rán
注音: ㄘㄜˋ ㄖㄢˊ
结构: 恻(左中右结构)然(上下结构)
近义词: 戚然,怅然,愁然,
反义词: 欣然,
⒈ 哀怜貌;悲伤貌。
引南朝宋周朗《报羊希书》:“今天子……惻然动仁,欲使餘氓被惠。”
明张居正《乞宥言官疏》:“臣观臺疏中,尚有垂白父母在家,臣实惻然怜之。”
朱自清《儿女》:“下车时,看着他的害怕与累赘,很觉恻然。”
悲伤的样子。
与之相反,左胜彪的母亲和奶奶哭声撕心裂肺,让人闻之恻然,不少村民陪着落了泪。
他除了每年祭祀至诚之外,“每念先慈失明之苦,见失目者乞食,恻然悯之,给食倍于诸丐”。
当时心下恻然,在这种热闹的时节,竟然少有人记得他们。
他打起孩子来,响动惊动四邻,听者无不恻然。
直观的报道,人们看到孩子们自带炉灶生火做饭,一日三餐变成了两餐,午饭土豆加酸菜,晚饭水煮白菜,一星期吃一块肉就算是“改善生活”,无不为之恻然。
“为什么上帝要我活这么久?”家人闻之恻然,却是无言以对。
李永飞的讲述断断续续,让人听得心中恻然。
其实自己心里的感觉是思之恻然、情何以堪。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展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