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chái cǎo
注音: ㄔㄞˊ ㄘㄠˇ
词性: 名词
结构: 柴(上下结构)草(上下结构)
近义词: 薪柴,柴火,
柴草cháicǎo
(1) 做燃料用的草、木;柴禾
英firewood;fuel⒈ 用作燃料的树枝、小木和杂草等。亦指庄稼的茎、叶。
引《水浒传》第一一八回:“见两堆柴草, 时迁便摸在里面,取出火刀火石,发出火种。”
《红楼梦》第三九回:“只听外头柴草响,我想着必定有人偷柴草来了。”
可当燃料的柴薪、干草等。
若不想让水沸腾,可以加进一些凉水,即扬汤止沸,也可以抽掉锅底的柴草,即釜底抽薪。
待伏兵出,汝可分兵击之;用车十余乘,各藏柴草,塞住小路,放火烧之。
元朝至大元年,有番僧强行买老百姓的柴草,百姓告到了上都留守李壁那儿。
我问你们,你们在你们亲戚的家中,他们大人是不是每天晚上都会起来往灶坑里添柴草,要知道这柴草可是不禁烧的,我们要是没有安排,说不上到天亮的时候会挨冻的。
流民向山区聚集,归因于山区地旷人稀、统治力量薄弱,即所谓地土可耕、柴草甚便,既不纳粮、又不当差。
草砖房是用木夹板干打垒生土作为墙体,用柴草和泥来进行模具脱坯,晒干后翻起搭成的房子。
些“副产品”多作柴草或沤田之用。
可当他们放好柴草,从柴房出来时,便被眼前的景象吓得怛然失色。
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患难的日子,好像灰烬里的火星,不能给你以任何温暖了,也不会再点燃其他的柴草,但是仍然不能舍弃。因为它曾经的燃烧。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