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chún jiāo kǒu zào
注音: ㄔㄨㄣˊ ㄐ一ㄠ ㄎㄡˇ ㄗㄠˋ
词性: 成语
近义词: 舌敝唇焦,唇干口燥,口干舌燥,
⒈ 犹口干舌燥。形容费尽口舌。
引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⒉ 脣焦口燥:口唇干燥。形容费尽口舌以致疲倦。脣,一本作“唇”。参见“口燥唇乾”。
引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脣焦口燥呼不得。”
焦:干。形容说话过多而口唇干燥。
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他说得唇焦口燥,可是没多少人能听懂。
口干舌燥、舌敝唇焦
唇焦口燥作谓语、状语;形容费尽口舌。
查看更多
唇chún(名)人或某些动物口的周围的肌肉部分:嘴~。
焦读音:jiāo焦jiāo(1)(形)物体受热后失去水分;呈现黄黑色并发硬、发脆:树烧~了|舌敝唇~。(2)(名)焦炭:煤~|炼~。(3)(形)着急:~急|心~。(4)(名)中医指身体的某些部位。参看〔上焦〕、〔下焦〕、〔中焦〕。(5)(Jiāo)姓。
口读音:kǒu口kǒu(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燥读音:zào燥zào(形)缺少水分;干燥:~热|干~|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