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á shān
注音: ㄅㄚˊ ㄕㄢ
结构: 拔(左右结构)山(独体结构)
⒈ 比喻力大。
引《史记·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騅不逝。”
晋陆机《吊魏武帝文》:“威先天而盖世,力盪海而拔山。”
唐玄宗《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诗》:“长怀问鼎气,夙负拔山雄。”
赵朴初《刮地风·咏风暴》曲之一:“拔山卷海看风威,枷锁齐飞。”
⒉ 比喻极其困难。
引《汉书·刘向传》:“用贤则如转石,去佞则如拔山,如此望阴阳之调,不亦难乎!”
他在重量级的举重比赛上,一再打破世界纪录,力可拔山之誉当之无愧。
楚霸王项羽虽有拔山盖世之勇,由于刚愎自用,只落得个兵败自刎的下场。
若不是大恩人拔山扛鼎,我命休矣!
楚霸王项羽虽有拔山盖世之勇,由于刚愎自用,最后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那举重运动员走上台,往杠铃前一站,膀圆腰粗,胸脯尽是黑毛,立在那儿像半堵黑塔,是个拔山扛鼎的大力士。
不惑的年纪,却在和天命作战,人性与天命之战,无论你怎样力拔山兮,都终将一路如山倒败下阵来。
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
经过兽魂之力的淬炼,周易骨骼的强韧已直逼窥灵境界,一提脚就有一种无以伦比的轻盈,一抬手就有拔山举鼎的力度。
我没有西楚霸王的拔山盖世,也没有东方不败的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