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iàn zhǐ zhī shēng
注音: ㄅ一ㄢˋ ㄓˇ ㄓ ㄕㄥ
词性: 成语
徵:古代五音之一;变徵:指古代七声音阶中的第四音级。指悲凉的音乐
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七回:“酒行数巡,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变徵之声作宾语;指悲凉的声音。
查看更多
变biàn(1)(动)和原来不同;变化;改变:情况~了。(2)(动)改变(性质、状态);变成:后进~先进。(3)(动)使改变:~农业国为工业国。(4)(形)能变化的;已变化的:~数|~态。(5)(动)变卖:~产。(6)(名)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事~|~乱。(7)(名)指变文:目莲~。
徵读音:zhǐ,zhēng[ zhǐ ]1. 古代五音之一。用來表示音調高低的詞。相當於西樂音階中的 sol(即简谱“5”)。《周禮春官大師》:“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元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五音者,宮、商、角、徵、羽。”
之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声读音:shēng声shēng(1)(名)(~儿)声音:雨~。(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4)(名)名声:~誉|~望。(5)(名)声母:双~叠韵。(6)(名)字调: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