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ǐ shǒu
注音: ㄅ一ˇ ㄕㄡˇ
词性: 名词
结构: 匕(独体结构)首(上下结构)
近义词: 菜刀,小刀,
反义词: 长剑,
匕首bǐshǒu
(1) 短剑或狭长的短刀
例挟匕首以备不测。——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例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战国策·燕策》英dagger(2) 又
例图穷而匕首见⒈ 短剑。
引《战国策·燕策三》:“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史记·刺客列传》:“桓公与庄公既盟於坛上, 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
司马贞索隐:“刘氏云‘短剑也’。 《盐铁论》以为长尺八寸,其头类匕,故云‘匕首’也。”
唐柳宗元《古东门行》:“当街一叱百吏走, 冯敬胸中函匕首。”
魏巍《东方》第六部第九章:“马海龙立即猛扑上去,用匕首结果了他。”
短剑。剑头像匕,呈半圆形,有如饭匙,故称为「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