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ì yǎn ér
注音: ㄅ一ˋ 一ㄢˇ ㄦˊ
结构: 碧(上下结构)眼(左右结构)儿(独体结构)
近义词: 白种人,西洋人,
⒈ 见“碧眼胡儿”。
⒉ 指三国吴孙权。相传孙权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髯,故称。
引《三国演义》第二九回回目:“小霸王怒斩于吉,碧眼儿坐领江东。”
旧时对西洋人的称呼。
如:「满清末年,中国受尽碧眼儿的侵虐。」
碧bì(1)(名)青绿色的玉。(2)(名)青绿色:~空|~波|金~辉煌。
眼读音:yǎn眼yǎn(1)(名)人或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2)(名)(~儿)小洞;窟窿:泉~|炮~|拿针扎一个~儿。(3)(名)(~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儿。(4)(名)围棋用语;成片的白子或者黑子中间的空儿;在这个空儿中对手不能下成活棋。(5)(名)戏曲中的拍子:一板一~。(6)(量)用于井;窑洞:一~井|一~旧窑洞。
儿读音:ér儿ér(1)(名)小孩子:小~。(2)(名)男孩子:~子。(3)(名)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健~。(4)(助)词尾:火~。儿ní(1)(名)周朝国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2)(名)姓。同“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