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ù jī bù hán
注音: ㄅㄨˋ ㄐ一 ㄅㄨˋ ㄏㄢˊ
词性: 成语
不挨饿受冻。生活不愁温饱。
《齐桓晋文之事》:“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查看更多
人知名位为乐,不知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人知饥寒为忧,不知不饥不寒之忧为更甚。
人知名为乐,不知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人知饥寒为忧,不知不饥不寒之忧为更甚。
圣人说,令百姓有恒产,黎民不饥不寒,则天下无敌。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斑白者不负带于道路,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是以谓之小康。
不饥不寒,可南可北,随意所之,无不可到。
草木经冬不凋,花开四时不败,禾稻一岁三熟,土著不饥不寒,高寿仙翁,比比皆是。
成以为,天子垂拱于朝堂,黎民不饥不寒,百姓各行其道,犹如车马,不紊不乱,国力昌盛,四方来朝,此乃盛世也。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善时能救济素不相识的一家二十九口人不饥不寒,恶时能灭掉一个村上百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