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查字典 / 笔画查询 / 词语大全 / 词语组词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缵,缵的意思|缵的读音

《 缵 》,缵的意思|缵的读音


《缵》,缵的意思|缵的读音


【 zuǎn 】  Z开头的汉字


部首:

拼音: zuǎn

注音: ㄗㄨㄢˇ

笔画数: 19

部外笔画: 16

结构: 左右

繁体:

五笔: XTFM

统一码: 7F35

仓吉: VMHUO

郑码: ZMRL

电码: 4957

英文: continue, carry on, succeed

标签: 通,

《缵》的笔顺

撇折、撇折、提、撇、横、竖、横、撇、竖提、撇、横、竖、横、撇、竖弯钩、竖、横折、撇、点

《缵》的方言

◎ 粤语:zyun2

《缵》的书法

  • 伊立勋
  • 唐玄宗
  • 隶辨
  • 说文解字
  • 毛泽东

《缵》的意思

(动)()继续;继承。

动词

(1) (形声。从糸(mì),赞声。本义:继续,继承)

(2) 同本义

缵,继也。——《说文》

武王缵 太王、 王季文王之绪。——《礼记·中庸》

载缵武功。——《诗·豳风·七月》

奄有下土,缵禹之绪。——《诗·鲁颂·閟宫》

(3) 又如:缵绪(继承前人的事业);缵续(继续);缵业(继承事业);缵述(继承传述);缵明(继承而光大之);缵衍(继承并发展)

(4) 用同“纂”。撰写

读书以为学,缵言以为文。——《送陈秀才彤序》

(5) 又如:缵述(传述);缵缉(缵续。继续)

纘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25画,部外筆画:19画

《廣韻》《正韻》作管切《集韻》《韻會》祖管切,音纂。《說文》繼也。《書·仲虺之誥》纘禹舊服。《傳》繼禹之功,統其舊服。《詩·豳風》載纘武功。《傳》纘,繼也。○按俗作纉,非。

與纂通。詳纂字註。

说文解字

纘卷十三糸部

繼也。从糸贊聲。作管切

说文解字注

(纘)也。豳風。載纘武功。傳曰。纘、繼也。中庸。武王纘大王、王季、文王之緒。注曰。纘、繼也。或叚纂爲之。从糸。贊聲。作管切。十四部。

《缵》的字体演变

纘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25画,部外筆画:19画

《廣韻》《正韻》作管切《集韻》《韻會》祖管切,音纂。《說文》繼也。《書·仲虺之誥》纘禹舊服。《傳》繼禹之功,統其舊服。《詩·豳風》載纘武功。《傳》纘,繼也。○按俗作纉,非。

與纂通。詳纂字註。

说文解字

纘卷十三糸部

繼也。从糸贊聲。作管切

说文解字注

(纘)也。豳風。載纘武功。傳曰。纘、繼也。中庸。武王纘大王、王季、文王之緒。注曰。纘、繼也。或叚纂爲之。从糸。贊聲。作管切。十四部。

《缵》的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mì),赞声。本义:继续,继承)

(2) 同本义

缵,继也。——《说文》

武王缵 太王、 王季文王之绪。——《礼记·中庸》

载缵武功。——《诗·豳风·七月》

奄有下土,缵禹之绪。——《诗·鲁颂·閟宫》

(3) 又如:缵绪(继承前人的事业);缵续(继续);缵业(继承事业);缵述(继承传述);缵明(继承而光大之);缵衍(继承并发展)

(4) 用同“纂”。撰写

读书以为学,缵言以为文。——《送陈秀才彤序》

(5) 又如:缵述(传述);缵缉(缵续。继续)

纘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25画,部外筆画:19画

《廣韻》《正韻》作管切《集韻》《韻會》祖管切,音纂。《說文》繼也。《書·仲虺之誥》纘禹舊服。《傳》繼禹之功,統其舊服。《詩·豳風》載纘武功。《傳》纘,繼也。○按俗作纉,非。

與纂通。詳纂字註。

说文解字

纘卷十三糸部

繼也。从糸贊聲。作管切

说文解字注

(纘)也。豳風。載纘武功。傳曰。纘、繼也。中庸。武王纘大王、王季、文王之緒。注曰。纘、繼也。或叚纂爲之。从糸。贊聲。作管切。十四部。

《缵》康熙字典解释

纘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25画,部外筆画:19画

《廣韻》《正韻》作管切《集韻》《韻會》祖管切,音纂。《說文》繼也。《書·仲虺之誥》纘禹舊服。《傳》繼禹之功,統其舊服。《詩·豳風》載纘武功。《傳》纘,繼也。○按俗作纉,非。

與纂通。詳纂字註。

说文解字

纘卷十三糸部

繼也。从糸贊聲。作管切

说文解字注

(纘)也。豳風。載纘武功。傳曰。纘、繼也。中庸。武王纘大王、王季、文王之緒。注曰。纘、繼也。或叚纂爲之。从糸。贊聲。作管切。十四部。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缵的Z,您还可以浏览 查字典 / 笔画查询 / 词语大全 / 词语组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