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黑
拼音: yǎn
注音: ㄧㄢˇ
笔画数: 18
部外笔画: 6
结构: 半包围
繁体: 黶
五笔: DDLO
统一码: 9EE1
仓吉: MIKF
郑码: GGBU
电码: 7829
英文: mole, scar, blemish
(动)黑痣;皮肤上生的黑色斑点。
名词
(1) (形声。从黑,厌声。本义:黑痣)
(2) 同本义
黡,申黑也。——《说文》
黡,面有黑子。——《广韵》
(3) 又如:黡子(皮肤上的黑色小斑点);黡记(黑痣)
(4) 黑;黑痕
鬼屡打之,打处青黡月余而死。——北齐· 颜之推《还冤记》
黶亥集下黑部 康熙筆画:26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集韻》於琰切《韻會》幺琰切《正韻》於檢切,音檿。《說文》中黑也。《廣雅》黑也。《廣韻》面有黑子。《前漢·高帝紀》帝左股有七十二黑子。《註》師古曰:今中國通呼爲黶子。
又《集韻》《正韻》乙減切《韻會》幺減切,音黯。《正韻》黑痕。
又人名。晉有欒黶。
说文解字黶卷十黑部
申黑也。从黑厭聲。於切
说文解字注(黶)中黑也。謂黑在中也。大學注。厭讀爲黶。黶者、閉藏皃也。其引申之義也。从黑。厭聲。於?切。八部。
黶亥集下黑部 康熙筆画:26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集韻》於琰切《韻會》幺琰切《正韻》於檢切,音檿。《說文》中黑也。《廣雅》黑也。《廣韻》面有黑子。《前漢·高帝紀》帝左股有七十二黑子。《註》師古曰:今中國通呼爲黶子。
又《集韻》《正韻》乙減切《韻會》幺減切,音黯。《正韻》黑痕。
又人名。晉有欒黶。
说文解字黶卷十黑部
申黑也。从黑厭聲。於切
说文解字注(黶)中黑也。謂黑在中也。大學注。厭讀爲黶。黶者、閉藏皃也。其引申之義也。从黑。厭聲。於?切。八部。
名词
(1) (形声。从黑,厌声。本义:黑痣)
(2) 同本义
黡,申黑也。——《说文》
黡,面有黑子。——《广韵》
(3) 又如:黡子(皮肤上的黑色小斑点);黡记(黑痣)
(4) 黑;黑痕
鬼屡打之,打处青黡月余而死。——北齐· 颜之推《还冤记》
黶亥集下黑部 康熙筆画:26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集韻》於琰切《韻會》幺琰切《正韻》於檢切,音檿。《說文》中黑也。《廣雅》黑也。《廣韻》面有黑子。《前漢·高帝紀》帝左股有七十二黑子。《註》師古曰:今中國通呼爲黶子。
又《集韻》《正韻》乙減切《韻會》幺減切,音黯。《正韻》黑痕。
又人名。晉有欒黶。
说文解字黶卷十黑部
申黑也。从黑厭聲。於切
说文解字注(黶)中黑也。謂黑在中也。大學注。厭讀爲黶。黶者、閉藏皃也。其引申之義也。从黑。厭聲。於?切。八部。
黶亥集下黑部 康熙筆画:26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集韻》於琰切《韻會》幺琰切《正韻》於檢切,音檿。《說文》中黑也。《廣雅》黑也。《廣韻》面有黑子。《前漢·高帝紀》帝左股有七十二黑子。《註》師古曰:今中國通呼爲黶子。
又《集韻》《正韻》乙減切《韻會》幺減切,音黯。《正韻》黑痕。
又人名。晉有欒黶。
说文解字黶卷十黑部
申黑也。从黑厭聲。於切
说文解字注(黶)中黑也。謂黑在中也。大學注。厭讀爲黶。黶者、閉藏皃也。其引申之義也。从黑。厭聲。於?切。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