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查字典 / 笔画查询 / 词语大全 / 词语组词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許,許的意思|許的读音

《 許 》,許的意思|許的读音


《許》,許的意思|許的读音


【 xū 】  X开头的汉字


部首:

拼音:

注音: ㄒㄩ

笔画数: 11

部外笔画: 4

结构: 左右

繁体:

五笔: YTFH

统一码: 8A31

仓吉: YROJ

郑码: SMED

电码: 6079

英文: allow, permit; promise; betroth

标签: 姓,

《許》的笔顺

点、横、横、横、竖、横折、横、撇、横、横、竖

《許》的方言

◎ 粤语:heoi2◎ 客家话:[沙头角腔] hi3 [宝安腔] hi3 [台湾四县腔] hi3 [客英字典] hi3 [海陆丰腔] hi3 [东莞腔] hi3 [陆丰腔] hi3 [梅县腔] e5 i5 hi3 [客语拼音字汇] hi3

《許》的书法

  • 李兆洛
  • 白石君碑
  • 石渠
  • 马王堆帛书
  • 张瑞图

《許》的意思

1.應允,許可。

2.相信。

3.佩服;稱許。

4.應允給予;貢獻。

5.特指允婚;許配。

6.期望。

7.表約略估計數。

8.多;許多。

9.猶處;處所。

10.如此;這般。

11.或許;()可能。

12.副詞。表示疑問。相當於“何”、“什麼”。

13.助詞。表示感嘆。

14.通“御”。謂承奉祭祀。

15.古國名。公元前十一世紀周分封的諸侯國,姜姓。在今河南·許昌東。

16.指許州,在今河南省·許昌市。

許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虛呂切《集韻》《韻會》喜語切,虛上聲。《說文》聽也。《廣雅》與也。《玉篇》從也。《廣韻》可也。《增韻》約與之也。《書·金滕》爾之許我,我其以璧與珪歸俟爾命。爾不許我,我乃屛璧與珪。《史記·高祖本紀》呂媼怒。呂公曰:始常欲奇此女與貴人,何自妄許與劉季。

《博雅》進也。《詩·大雅》昭兹來許。《傳》許,進也。《疏》禮法旣許,而後得進,故以許爲進也。

信也。《孟子》則王許之乎。

猶興也,期也。《孟子》管仲、晏子之功,可復許乎。

邑名。《詩·魯頌》居常與許。《箋》許,田也,魯朝宿之邑。

國名、縣名、州名。《春秋·隱十一年》公及齊侯鄭伯伐許。《疏》地理志云:潁川郡許縣,故許國,漢名許縣,魏武攺曰許昌,後周又攺爲許州。

姓。《廣韻》出高陽汝南,本自姜姓,炎帝之後,太嶽之裔,其後因封爲氏。

與鄦通。《史記·鄭世家》鄦公惡鄭于楚。《註》鄦同許,許靈公也。

《集韻》《韻會》《正韻》火五切,音虎。《詩·小雅》伐木許許。《傳》許許,柹貌。《朱傳》衆人共力之聲。《淮南子·道應訓》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後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註》許,音虎。《字彙補》音虛。

《類篇》滸,一作許。

说文解字

許卷三言部

聽也。从言午聲。虚呂切

说文解字注

(許)言也。從之言也。耳與聲相入曰。引伸之凡順從曰。許、或假爲所。或假爲御。下武傳。許、進也。卽御進也。東平王蒼正作昭茲來御。又爲鄦之叚借字。从言。午聲。虚呂切。五部。

《許》的字体演变

说文解字

許卷三言部

聽也。从言午聲。虚呂切

说文解字注

(許)言也。從之言也。耳與聲相入曰。引伸之凡順從曰。許、或假爲所。或假爲御。下武傳。許、進也。卽御進也。東平王蒼正作昭茲來御。又爲鄦之叚借字。从言。午聲。虚呂切。五部。

《許》的详细解释

許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虛呂切《集韻》《韻會》喜語切,虛上聲。《說文》聽也。《廣雅》與也。《玉篇》從也。《廣韻》可也。《增韻》約與之也。《書·金滕》爾之許我,我其以璧與珪歸俟爾命。爾不許我,我乃屛璧與珪。《史記·高祖本紀》呂媼怒。呂公曰:始常欲奇此女與貴人,何自妄許與劉季。

《博雅》進也。《詩·大雅》昭兹來許。《傳》許,進也。《疏》禮法旣許,而後得進,故以許爲進也。

信也。《孟子》則王許之乎。

猶興也,期也。《孟子》管仲、晏子之功,可復許乎。

邑名。《詩·魯頌》居常與許。《箋》許,田也,魯朝宿之邑。

國名、縣名、州名。《春秋·隱十一年》公及齊侯鄭伯伐許。《疏》地理志云:潁川郡許縣,故許國,漢名許縣,魏武攺曰許昌,後周又攺爲許州。

姓。《廣韻》出高陽汝南,本自姜姓,炎帝之後,太嶽之裔,其後因封爲氏。

與鄦通。《史記·鄭世家》鄦公惡鄭于楚。《註》鄦同許,許靈公也。

《集韻》《韻會》《正韻》火五切,音虎。《詩·小雅》伐木許許。《傳》許許,柹貌。《朱傳》衆人共力之聲。《淮南子·道應訓》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後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註》許,音虎。《字彙補》音虛。

《類篇》滸,一作許。

说文解字

許卷三言部

聽也。从言午聲。虚呂切

说文解字注

(許)言也。從之言也。耳與聲相入曰。引伸之凡順從曰。許、或假爲所。或假爲御。下武傳。許、進也。卽御進也。東平王蒼正作昭茲來御。又爲鄦之叚借字。从言。午聲。虚呂切。五部。

《許》康熙字典解释

说文解字

許卷三言部

聽也。从言午聲。虚呂切

说文解字注

(許)言也。從之言也。耳與聲相入曰。引伸之凡順從曰。許、或假爲所。或假爲御。下武傳。許、進也。卽御進也。東平王蒼正作昭茲來御。又爲鄦之叚借字。从言。午聲。虚呂切。五部。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許的X,您还可以浏览 查字典 / 笔画查询 / 词语大全 / 词语组词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