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查字典 / 笔画查询 / 词语大全 / 词语组词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悻,悻的意思|悻的读音

《 悻 》,悻的意思|悻的读音


《悻》,悻的意思|悻的读音


【 xìng 】  X开头的汉字


部首:

拼音: xìng

注音: ㄒㄧㄥˋ

笔画数: 11

部外笔画: 8

结构: 左右

繁体:

五笔: NFUF

统一码: 60BB

仓吉: PGTJ

郑码: UBUB

电码: 1901

英文: anger, vexation; angry, indignant

标签: 僻,

《悻》的笔顺

点、点、竖、横、竖、横、点、撇、横、横、竖

《悻》的谜语

  • 有心幸会 (打一字)

《悻》的方言

◎ 粤语:hang5 hang6◎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hen4 [海陆丰腔] hen6 [客英字典] hen5 [台湾四县腔] hen5 [梅县腔] hen5 [宝安腔] hen3◎ 潮州话:何英6(幸)

《悻》的书法

  • 徐伯清
  • 毛泽东
  • 毛泽东
  • 徐伯清

《悻》的意思

见下。

动词

(1) (形声。从心,幸声。本义:恼怒的样子) 同本义

谏于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面。——《孟子·公孙丑下》

(2) 又如:悻动(怒形于色)

形容词

(1) 刚直

荡莽很悻,道之非耶?——唐· 柳宗元《东明张先生墓志》

(2) 又如:悻直(刚直;亦指刚愎固执);悻切(刚直)

(3) 固执

仄闻长者言,悻直非养寿。——宋· 苏轼诗

(4) 又如:悻直(固执,任性)

悻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下耿切,音幸。悻悻,很怒也。《孟子》悻悻然見於其面。

《集韻》《韻會》《正韻》下頂切,同婞。《屈原·離騷》鯀婞直以忘身。婞或作悻。

说文解字

卷十心部

恨也。从心巠聲。胡頂切

说文解字注

()恨也。卽孟子悻字也。孟子。則怒悻悻然見於其面。趙以恚怒釋之。又引論語悻悻然小人哉。今論語作硜硜。从心。巠聲。胡頂切。十一部。

《悻》的字体演变

悻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下耿切,音幸。悻悻,很怒也。《孟子》悻悻然見於其面。

《集韻》《韻會》《正韻》下頂切,同婞。《屈原·離騷》鯀婞直以忘身。婞或作悻。

说文解字

卷十心部

恨也。从心巠聲。胡頂切

说文解字注

()恨也。卽孟子悻字也。孟子。則怒悻悻然見於其面。趙以恚怒釋之。又引論語悻悻然小人哉。今論語作硜硜。从心。巠聲。胡頂切。十一部。

《悻》的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幸声。本义:恼怒的样子) 同本义

谏于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面。——《孟子·公孙丑下》

(2) 又如:悻动(怒形于色)

形容词

(1) 刚直

荡莽很悻,道之非耶?——唐· 柳宗元《东明张先生墓志》

(2) 又如:悻直(刚直;亦指刚愎固执);悻切(刚直)

(3) 固执

仄闻长者言,悻直非养寿。——宋· 苏轼诗

(4) 又如:悻直(固执,任性)

悻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下耿切,音幸。悻悻,很怒也。《孟子》悻悻然見於其面。

《集韻》《韻會》《正韻》下頂切,同婞。《屈原·離騷》鯀婞直以忘身。婞或作悻。

说文解字

卷十心部

恨也。从心巠聲。胡頂切

说文解字注

()恨也。卽孟子悻字也。孟子。則怒悻悻然見於其面。趙以恚怒釋之。又引論語悻悻然小人哉。今論語作硜硜。从心。巠聲。胡頂切。十一部。

《悻》康熙字典解释

悻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下耿切,音幸。悻悻,很怒也。《孟子》悻悻然見於其面。

《集韻》《韻會》《正韻》下頂切,同婞。《屈原·離騷》鯀婞直以忘身。婞或作悻。

说文解字

卷十心部

恨也。从心巠聲。胡頂切

说文解字注

()恨也。卽孟子悻字也。孟子。則怒悻悻然見於其面。趙以恚怒釋之。又引論語悻悻然小人哉。今論語作硜硜。从心。巠聲。胡頂切。十一部。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悻的X,您还可以浏览 查字典 / 笔画查询 / 词语大全 / 词语组词 /